国足赞助商减少

来源:24直播网

吃了一周大和尚的瓜,今儿个换个话题聊聊足球吧。近期中国足坛可算是掀起了一场赞助风云。就在7月18日,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发布了关于比亚迪汽车销售有限公司成为“中国足协中国之队”的官方合作伙伴(汽车类)的公告。然而,就在7月22日,有消息透露,由于“大量球迷抵制”,比亚迪被迫暂停了与足协的合作。这不禁让人好奇,如今的中国足球是否还有赞助商愿意为其站台?

根据中国足协官网显示,中国之队的合作伙伴还有七家,包括大家熟知的平安、耐克、怡宝、蒙牛等品牌。这七家企业中,有的注重品牌推广,有的则是着眼于体育健康管理、足球器材和设备,甚至是运动防护喷雾等领域。即便是这次比亚迪,虽然其报价仅为五年7500万,但仍然在“球迷抵制”的压力下黯然退场。

赞助商们选择与球队或赛事合作,更多的是基于对品牌的考量。他们希望的是“锦上添花”,而不是“遗臭十年”。同时,赞助商的经济实力也是另一关键因素。我们不妨来了解一下这些赞助商的财报情况。以中国平安为例,其2021至2024年的净利润连续上升,实力不容小觑。耐克则呈现出一个相对起伏的态势,但仍是体育品牌中的佼佼者。而蒙牛等品牌的财务数据则显示出一些波动和不确定性。

再来看中国足协的合作伙伴们与足协的合作现状和预期。中国平安作为官方首席合作伙伴,其合同将持续至2025年,但续约的可能性似乎并不高。耐克和足协的合同则将维持到2026年底,但也有明确的业绩要求。其他如蒙牛、鱼跃医疗等品牌的合同则各有期限。而一些专业性的赞助商如广州爱高和威习科技则因为其产品的专业性而可能持续合作。

值得一提的是,足球在中国不仅仅局限于国内联赛和国家队。苏超联赛在中国也拥有不少的粉丝和赞助商。例如支付宝、花呗、饿了么等知名品牌都曾在不同城市进行过赞助活动。这些赞助商的决策也充分体现了他们在选择投资方向时的精明和明智——要么是能吸引眼球的热点项目,要么是能以成绩说话的体育赛事。

综上所述,中国足球的赞助商们正在进行一场精明的投资决策。他们不仅看重球队或赛事的潜力,更看重自身的经济实力和未来的发展前景。因此,尽管有如比亚迪这样的赞助商因种种原因退出,但仍有众多其他品牌愿意为足球事业站台。毕竟,在这个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只有真正懂得如何选择和运用资金的企业才能走得更远。

热门标签

热门标签